あなたもお好きかもしれません
2025年4月12日,百奥赛图BioX创新研讨会-海门站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布洲科学城圆满落幕。会议围绕“精准模型驱动创新药物研发”主题展开,汇聚了来自生物医药行业的近百位领域专家学者,共同探讨创新药的开发策略和前沿技术。
精彩致辞
百奥赛图动物中心高级总监张海超博士在开场致辞中回顾:“作为模式动物与医药产业大会的十年主办方,我们很荣幸能与各位老朋友再次相聚海门。今年,我们以全新的BioX系列创新研讨会形式再出发,旨在打造更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。百奥动物品牌的成长,离不开各位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。”同时,张博士也对远道而来的参会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。
南通市海门区临江新区管委会主任、临江镇镇长黄维发表致辞,临江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,正全力打造以生命健康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新格局。临江新区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式发展,共同携手谱写生命健康领域的新篇章。
接下来,精彩报告环节由百奥赛图药理药效部高级总监李镝锐博士主持。
专题报告
方磊
乐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
乐普创一总经理
乐普创一总经理方磊博士作了题为《The Singularity: The DS-8201 Moment in T cell engager Drug Development》的报告。继ADC DS-8201之后,TCE的奇点已到,临近爆发。TCE药物已经在血液瘤和实体瘤已经取得成功,不管从药物设计和临床开发上都逐渐成熟。全球交易趋势增多,前药技术及自免疾病治疗等方向都是出海热门。TCE本质是用抗体工程办法重塑免疫突触,经过2014-2025十多年的发展,TCE已经发展到包含Fc片段半衰期延长的阶段,在亲和力、肿瘤杀伤和细胞因子释放取得平衡,在PD-1耐药病人中依然展示出有效的免疫治疗结果。新一代TCE将会在前药技术和加入共刺激信号中进一步拓展。
瞿爱东
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
CSO
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CSO瞿爱东分享了《抗肿瘤ADC新药的开发》。ADC药物通过结合抗体与化学小分子,能拓展治疗窗口并降低副作用,其疗效关键取决于内吞后释放的小分子总量。由于小分子的非特异性、细胞膜通透性及代谢差异导致敏感性不同,故ADC开发需综合考量靶点选择、靶细胞敏感性、DAR值、linker剪切效率及payload效力,以平衡安全性与有效性。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进行了基于蛋白酶分子结构的linker优化,包括优化序列及长度,增加linker亲水性,保留旁观者效应,提高了酶切效率,该技术已获自主知识产权,并在多个ADC产品中得到了验证,其中抗her2-ADC 药物SIBP-A17在体内药效、内吞、旁观者效应、血浆稳定性及大鼠PK中均与DS8201相当,临床上证明该linker的人体内的稳定性,并初步观察到很好的临床效果。SIBP-ADC平台工艺简单,质量优异,有4款ADC药物进入I期临床。
刘瑜洁
百奥赛图(北京)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药理药效部总监
百奥赛图药理药效部总监刘瑜洁博士作了题为《跨越血脑屏障:临床前药物输送评估与神经系统模型应用》。血脑屏障(BBB)作为神经系统重要防线制约了神经治疗药物的脑内递送效率,百奥赛图开发的系列BBB靶点人源化小鼠提供了关键的研究工具,如TFR1和CD98HC人源化小鼠。同时,公司建立了递送系统评价体系,包括脑组织PK分析,脑实质中药物分布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。此外,在疾病模型方面,建立了脑原位肿瘤模型、自发/诱导的神经系统疾病模型,如阿尔兹海默病、帕金森病等,引入行为学评估体系量化药物干预后的认知和运动改善结果。公司还布局了自闭症、渐冻症等相关疾病和基因编辑动物模型,为下一代神经药物开发和转化提供研究工具。
石毅
上海交通大学
教授
上海交通大学 石毅教授作了题为《AI needs bio. More - from math to treat》的报告,分享了如何从AI底层公式开发,到肿瘤新抗原mRNA免疫疗法的IIT研究。从十年前到现在,AI在应用层面经历了深度学习(alphaGO)、结构生物学(alphaFold2)、大语言模型(chatGPT)三个爆发式应用场景,如今在计算生物领域,面临如何将发现的生物先验知识更好得量化、融入到垂类AI模型开发的挑战。深度学习层数增加,可以并行计算,石毅博士团队利用数学方法进行了优化,将在药物和蛋白预测中更具准确性,此外,可以应用于染色质三维结构的预测以及3D基因组和疾病相关性研究中。石博士团队开发了新抗原肿瘤mRNA药物,利用AI技术进行免疫原性和mRNA设计,并在动物实验及抗原肽检测中得到了验证。上海交通大学孵化的公司“德普世生物“形成了四大AI平台:新抗原预测平台、核酸优化平台、药物开发平台和复杂疾病预测平台,并已推进了多个的国际化合作案例。
徐伟
剂泰医药
CSO
剂泰医药CSO 徐伟博士分享了《Next generation of mRNA-based immunotherapies via organ-specific LNP delivery》。剂泰医药聚焦AI+mRNA药物及递送系统开发,建立METiS Decode, Design, Delivery三大平台,尤其在组织特异性递送, 达到了同类技术优先。公司利用该平台开发了MTS105,用mRNA编码CD3和GPC3双抗,可以大幅提升药物到肝脏递送的精准度和表达量,避免外周血游离带来的毒性。MTS105在小鼠的肝脏内翻译的双抗表达比血液中高十几倍;体内药效在肝原位癌模型里μg级低剂量就显示出与对照药物mg级相同的肿瘤抑制效果,并产生T细胞记忆。此款无Fc设计的双抗优势在于mRNA在体内持续表达和分泌,提供足够的T细胞激活窗口同时不会诱导AICD效应,与对照相比显示出更好的CD8 T细胞激活反应,保持了T细胞增殖和记忆活性。目前MTS105项目处于IIT临床实验阶段。
谢兴旺
北京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董事长/总经理
可瑞生物CEO谢兴旺博士在会议上作了题为《基于新一代TCR-TCE革新实体肿瘤治疗格局》的专题报告。他指出,T细胞受体-T细胞衔接器(TCR-TCE)不仅能够靶向传统抗体无法靶向的大量胞内抗原,还具有可诱导抗原表位扩展(epitope spreading)的免疫机制,从而更好地克服实体肿瘤的异质性。全球首个获批的TCR-TCE药物Kimmtrak在晚期黑色素瘤中展现出显著的生存获益,并已成功实现商业化,标志着该类疗法在精准免疫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。
然而,早期TCR-TCE产品面临CMC开发难度大、体内半衰期短以及肿瘤应答率有限等挑战。为突破这些瓶颈,可瑞生物自主开发了新一代CorEngager平台,在CMC工艺开发和药物性能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。该平台构建的分子具备高度结构稳定性、出色的表达水平(>5 g/L)、良好的组装与纯化特性,显著提升了工艺开发的可行性和规模化生产的效率与一致性。在药物特性方面,CorEngager分子通过结构优化实现了更长的体内半衰期、更强的肿瘤组织渗透能力,以及更稳定、持久的T细胞活化效应,为实体瘤治疗提供了更强劲和持续的免疫应答支持。
目前,可瑞生物依托该平台推进两条TCR-TCE管线,分别靶向MAGE-A1肿瘤抗原和KRAS突变(G12V)。其中,MAGE-A1项目已进入IND-enabling阶段,其候选分子所采用的TCR由SMART-TCR平台优化,亲和力相较于野生型提升超过10万倍,同时保持极高的靶点特异性;而靶向KRAS G12V的TCR-TCE药物已完成体外功能验证,现正处于体内研究阶段。
赵松
百奥赛图(北京)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自免平台负责人
百奥赛图BioMice产品开发部自免平台负责人赵松博士分享了《人源化小鼠模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》。自身免疫疾病发病机制复杂,上市药物尚未达到预计的市场规模。赵博士以哮喘、特应性皮炎、IBD为例,介绍了百奥赛图靶点人源化小鼠在自免药物评估中的应用,如IL4/IL4R、IL31/OSMR、TSLP/TSLPR和TL1A等多种靶点组合助力行业新型药物开发。此外,公司还开发了CD3EDG方向系列小鼠,并进行B细胞清除实验验证,可用于自免TCE药物研究;同时开发了系列FcRn人源化小鼠用于抗体PK研究和自免药物开发。百奥赛图靶点人源化小鼠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药物的安全性评价,得到合作伙伴的广泛认可。
本次研讨会精彩纷呈,嘉宾们分享了前沿科学洞见,与会者积极展开交流。现场报告精彩纷呈,干货满满,嘉宾与与会者充分交流,探讨前沿技术。
活动留影
报告环节结束后,大家共同参观了东布洲科学城和百奥赛图海门动物中心,近距离感受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活力和高质量模式动物生产平台。
与此同时,小朋友们也在充满趣味的科普活动中,探索了实验动物与生物医药的奥秘,在科学的启蒙中种下探索的种子。
至此,百奥赛图BioX创新研讨会-海门站圆满结束,感谢各位同仁的热情参与和智慧碰撞,让我们共同见证了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力量。期待未来继续携手同行,推动科学进步,也期待明年与您再相逢!